餐饮零售化的方式有很多种:堂食、自提、外卖、食品化等。其中,食品化可能是餐饮零售的终极状态。而在线下餐饮流量难获取的当下,企业如何在线上实现产品销量的暴涨?或许餐饮零售化能给出答案。
01、新消费模式下餐饮零售化成趋势
讨论餐饮零售化之前,我们先来看有味财经制作的行业发展规律对比图。
通过这张半径图,仅从可售卖时间和可覆盖范围上分析,就能得出结论:
堂食能力半径:即时,500米
外卖能力半径:30分钟,3公里
零售能力半径:24小时,无限远
堂食和外卖固然还不错,但是如果餐饮品牌想走得更远,就必须要把能力圈尽可能拓宽,给到用户更多选择。
餐饮原本是服务业,但餐饮零售化打破了这一固有形式,它摆脱了餐饮场景的束缚。而随着消费的升级和技术的更迭,餐饮+零售有了更多想象空间。
其次在新消费模式的冲击下,年轻人的吃饭方式也悄然发生改变,时间成本成了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。根据谷雨数据统计,74.1%的白领选择在外吃饭是因为“工作忙”和“没时间”。
尽管如此,他们也需要体验做饭的成就感和生活仪式感,此时零售化后的商品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全部需求——只要把食材买回家稍微加工一下,就能吃上自己动手做的“有灵魂的饭菜”。以锅圈为例,用户只需要通过锅圈门店或者线上商城,就能买到包装好的零售产品,把火锅烧烤从店里带回家里。
当下于餐饮企业而言,餐饮零售化的意义在于将服务三公里内消费者的美味,通过新兴渠道触达全国的消费者。而随着消费人群和场景的变化,走向零售化是餐饮业在新消费时代下不得不进化演变的发展逻辑,也是未来趋势。
02、零售化正在成为餐饮品牌的第二曲线
疫情发生后,一系列头部品牌都在布局餐饮零售化,虽然锅圈也立足于社区做餐饮零售化,但锅圈的零售之路更为彻底。
从一开始,锅圈就将火锅、烧烤食材放入包装售卖,用户购买到家稍一加工就能品尝。而今年,锅圈产品品类又扩展了卤味、生鲜以及快手菜,并形成了可观的规模。
从市场规模来看,2019年中国家庭户均消费的半成品,大概只达到日本2004年家庭户均消费的5%。之后又因为疫情的发生,到家消费的场景和需求进一步强化,这不得不逼着餐饮品牌将生鲜、快手菜等商品加速零售化。而在尝到了零售的甜头后,餐饮品牌纷纷发力,从单一的餐饮模式变成餐饮+零售“两条腿”走路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报告显示,六成多受访企业表示出布局品牌零售化及集团化发展的想法。餐饮零售化,俨然已成了品牌的第二曲线。对于锅圈而言,这是更上一层的机遇。
03、走标准化路线,零售化需要上下结合
业内人士指出,比较成熟的餐饮+零售模式,是在品牌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上,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去完成的。线下餐饮企业依靠门店展示商品,提供更便利的售卖,为线上反补流量;线上企业通过各类平台,扩大产品宣传,为线下转化销量。
餐饮零售化并不是新鲜事,但是要做好零售化这件事,从加工到物流到销售,都需要环环相扣,形成链路才能走得更稳。
然而,锅圈8000+线下门店已占据一定优势,但疫情之后,“得供应链者得天下”几乎已经成了餐饮业的共识,餐饮零售化的路上,必定少不了餐饮上下游的通力合作。
对此,锅圈其实早有动作,并在上海、成都等地建立了4个食材研发中心,合作了近600家上游ODM和OEM工厂。同时,还有10大仓储中心,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,做到食材次日达和产品日流转20万件,并能覆盖乡镇,这是锅圈供应链效率的提升。
餐饮零售化,并不仅仅指餐饮店拓展零售业务,更多的是指餐饮业态向零售业态的转变,餐饮零售化其实是在用零售思维重塑餐饮。
随着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,人工智能将会逐步取代部分人力,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,而将食材标准化和工业化,也是锅圈真正要做的!
90%的投资者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获取品牌招商加盟信息
95%的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投资者取得联系,并通过邮箱寄送品牌加盟资料
多咨询,多考察,仔细对比项目,将极大减小您的投资风险,快速创业致富的较好途径!
友情提示: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,为降低投资风险,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、多对比分析。部分品牌暂未开放加盟,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。
内容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免费注册发布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,一路商机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。以上所展示的信息可能存在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授权,一路商机网可能与该品牌无合作关系,如有疑问请与该品牌企业核实。
投诉删除:本平台所有品牌信息均为用户免费注册发布,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,欢迎向一路商机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,我们将认真核查、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