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如果孩子1岁时不能喊出“爸爸妈妈“,2岁时不能使用简单的名词、动词或者形容词,3岁后不会过家家,那意味着孩子语言发展存在问题,同时他的思维能力也需要提高。
几乎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孩子,乃至智力较迟钝的儿童,都能在出生后4~5年内,不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。从一开始主谓不分的单词句(“妈妈”、“灯灯”),到双词句(“吃饭”、“睡觉”),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(“我要玩”),最后出现结构完整、层次分明的复合句(“我现在想玩这个玩具”),这个过程会在短短2、3年内都实现。这一快速发展过程,即是孩子思维能力萌芽的过程。
今天,少儿口才培训知名品牌UBTV小主播就给出孩子语言发展中的3个父母教养原则。
原则一:别打断孩子的自言自语
我们常常会发现,自己的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,会有自言自语的现象。这是孩子与自己对话,它能帮助小孩子制定策略并调整行为方式。孩子们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简化。从4岁时的完整句发展到单词句,直到7-9岁时常见的只是简单的动动嘴唇。
有研究表明,有更多自我语言的孩子更聪明,认知能力更高。所以,下次再看见孩子一个人叽叽咕咕说话,不要随意打扰,更不要笑话他。
原则二:不说“你错了”
孩子学语言,最神奇的地方在于,你不用一个语法一个语法地教,他们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,学会“主谓宾定状补”。当孩子说“小狗”、“小狗吃”,父母在边上可以说:小狗吃掉了你的饭,对吗?句子经过大人的扩充后语意明确,也更合乎语法。句子的变化会引起孩子的注意。有的孩子说话迟些,或者有口吃的现象,家长前往不要直接粗暴地纠正,而要温和地补充、提示。有学者进行过数据统计,发现大人经常通过有效的提示、扩充、拓展孩子的言语,孩子会很快学会语法规则,并且在语言表达能力测验中得到高分。
原则三:让孩子经常开口练习
学习一门语言,最简单有效的方法,就是经常参与使用该语言的社交互动。因此,对于那些想要孩子学第二外语的父母,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使用语言、开口交流的氛围。这也是父母们为孩子选择语言培训班的衡量标准。所以父母可以多让孩子之间进行交流,独生子女的家庭,父母不妨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学前教育的课程。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什么,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课程学会交流,
所以,有条件的家庭,可以让孩子适当参与学习语言培训课程,让专业的老师和课程来指导孩子的语言发展。UBTV小主播加盟作为拥有近十年教学经验的知名语言培训品牌,拥有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材,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,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游戏,增强孩子的互动能力,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UBTV小主播,出彩人生必修课!